7月8日,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,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“鼓浪屿:历史国际社区”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至此,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2处。
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,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。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,总面积316.2公顷;鼓浪屿缓冲区涵盖邻近的大屿和猴屿两座海岛,一直延伸到厦门岛海岸线,总面积886公顷。鸦片战争后,鼓浪屿在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,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。鼓浪屿现留存931座展现不同时期、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及园林、自然有机的历史道路网络以及内涵丰富的自然景观,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。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,鼓浪屿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现代生活品质。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在鼓浪屿的交汇和传播,记录了我国早期近代建筑吸收南洋、西洋风格的基本特点。
7月7日,我国青海可可西里申遗项目获表决通过。可可西里是世界第三极上最大的一片无人区,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。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,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雪山冰川林立,沼泽湖泊纵横,有成群的藏羚羊、藏野驴、野牦牛等。可可西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,野生动物达230多种。该项目覆盖总面积约600万公顷,核心区面积约为370万公顷,缓冲区面积为230万公顷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技术评估报告评价可可西里:这片严酷的荒野一望无垠,美景令人赞叹不已,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,然而其地貌和生态系统却在不停地变化;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,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,支撑着藏羚羊不受干扰的迁徙。面积广阔,几乎没有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……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升至国际层面后,将得到世界环保机构和环保人士的关注与支持。(据新华社电)
|